中视环球资讯网欢迎您!
  
新闻资讯
    
从海上求艺到南国之南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作者:testuse | 发布时间: 2022-06-21 | 140 次浏览 | 分享到:



    画家与模特儿   1954年 刘抗   新加坡美术馆藏

    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史中,大量广东东部地区的学子舍近求远,放弃地理上较为接近的珠三角地区,选择赴沪学习美术,并有相当一部分在之后定居东南亚地区发展,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缘文化现象。

    潮汕人群在上海、南洋的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岭东地区为发源地,向北至江浙、上海,向南深探至南洋各国,商贸网络的构建,为岭东学子前往上海建立了基本的交通条件。相比之下,省府广州虽然从地理上更为接近,但潮汕人在珠三角的活动并不活跃。潮汕地区通往广州的道路,以山路为主,并不顺畅,盗患颇多。在海路的坦途以及陆路的畏途的对比下,潮汕学子出海北上前往上海求学,也就变成较为合理的选择。

    上海美专中的潮汕学生主要集中在西洋画、中国画、艺术教育3个专业,笔者统计后发现,就读西洋画专业的学生人数大大超过其他专业。在以往的印象中,岭东地区的绘画与上海美专的绘画主要以中国画为中心,经常被提及的画家如刘昌潮、王兰若、李开麟、林受益、陈大羽等等均以国画名世,西洋画的发展情况则甚少被提及。在为人熟知的对“海派风格”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之外,民国时期的岭东艺术家是否在其他领域有所探索?

    在校任教时间最长以及担任要职的潮汕籍人士,应数澄海人王远勃以及揭阳人谢海燕。尤其是王远勃,作为赴法留学的艺术家,上海美专曾经的代理校长、教务长和西画系主任,可以说是岭东美术家中极具代表性的西洋画实践者。可惜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王氏便早早去世,留给世人的,只有寥寥几张刊载于当时报刊上的油画作品,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诸多疑问,成为美术史上又一名“失踪者”。无独有偶,后来前往东南亚发展的广东艺术家,大都是王远勃在任期间求学于上海美专的。而新加坡“南洋画风”的滥觞,也始于王氏在民国时期驰名于第一次全国美展《坐舞》一画开始的“土著民族风格”加“现代主义手法”的结合。

    中华美术研究会1936年孕育诞生于新加坡,最早由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及上海艺大三校的岭东籍学生所发起,主要以西洋画为研究方向。成立之时发布有宣言一篇,宣称当下中国的艺术是“搬取了欧洲木乃伊来当做活宝”,强烈抨击那些搬取欧洲的艺术样式直接进行模仿来“标榜个性”的方法,并呼吁艺术要与生活接轨。但1942年新加坡在战火中沦陷,会长张汝器以及部分社员皆在日军的“大检证”中遭到杀害,之前的资料档案亦付之一炬。张汝器于1924年与王远勃一起启程前往法国留学,就读于马赛美术学校,归来后居留新加坡,曾任《星洲日报》下属图画副刊主编,叶浅予、郎静山等皆曾任此报图画记者。徐悲鸿在新加坡驻留时,也曾借住于张汝器的画室之中。张氏在法国所受到的艺术风潮影响应更多地倾向于后印象派,从其作品《马来少女》中平涂的笔触以及异国风情的题材中,不难看出与王远勃的《坐舞》颇多相似之处。

    二战结束后,中华美术研究会恢复活动,并与中国内地的美术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关山月、王兰若在1947年12月于南洋举行的联展,即是由中华美术研究会主办的。但真正让这个美术团体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得到充分展现的事件,应该是1952年陈文希、刘抗、陈宗瑞、钟泗滨4人结伴前往印尼峇厘岛进行的旅行写生。他们延续了王远勃、张汝器绘画中后印象派的脉络,进而在手法上加入了野兽派、立体派的风格,在题材上结合南洋当地特殊的风土人情,从原住民的居所、服饰、生活器具中汲取装饰性的图案以及浓烈的色彩感受,最终形成了另一种独立而有别于岭东本地“海派”风格的视觉样式。这一画风由此开始作为南洋艺术家的特有风格被确立下来。现代主义风格的流播在中国本土逐渐式微之后,反而在南洋获得了重新发展的生机。

    粤东画家在南洋的现代美术实践,说明广东东部地区在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文化版图中已经开始摆脱僻处海隅的情况,从接受上海文化输入的地位,演变成为对东南亚进行美术输出的源头。中华美术研究会的成员后来大部分在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陈文希等人的下半生也几乎在南洋艺术学院的教职生涯中度过,他们对整个东南亚地区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岭南画派研究中心主任)